12月9日,由中國應急管理學會、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主辦的“第四屆智慧消防論壇”在重慶成功舉行。峻海物聯作為國內智慧消防領域的代表性企業之一應邀出席論壇。
國內、外從事智慧消防建設應用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行業系統、職能部門、實戰單位、重點服務領域和從業企業的專家學者等200余人參加了現場論壇,20余萬人參加了線上會議。
青島市應急管理協會副會長孫素朋亮相論壇現場并發言,他圍繞“智慧消防怎樣才能落地生根、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智慧消防系統應用怎樣才能擺脫“爛尾”的命運”、“智慧消防如何在提升建筑消防設施性能(提高可靠性、減少誤報和誤動作)上發揮作用”和“智慧消防下步應如何發展”四大議題(詳見文末《論壇鏈接:孫素朋副會長論壇發言內容整理》)與國內權威專家、行業學者等共同建言獻策,齊心協力推動中國智慧消防產業的創新與發展進程。
本次論壇以“創新引領、科技賦能,推動智慧消防助力基層防控火災能力提升”為主題,論壇議題涵蓋了智慧消防新技術在提升重點行業領域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能力,鄉鎮企業、九小場所和老舊小區等基層領域防控火災能力,應急通訊保障和應急救援指揮能力等方面的應用,以及創新“智慧消防+火災保險”機制和進一步增強智慧消防的生命力等議題。
▲ 公安部原消防局政委、黨委書記王沁林主持會議
會議由公安部原消防局政治委員、黨委書記,中國應急管理學會副會長、消防工作委員會主任王沁林主持。
▲ 國家減災委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原副部長鄭國光致辭
▲ 中央黨校應急管理培訓中心主任、教授馬寶成致辭
國家減災委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原副部長鄭國光;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管理培訓中心主任、教授馬寶成;重慶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董林;原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政治部主任吳松榮為開幕式致辭。
▲ 公安部原消防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杜蘭萍作報告
公安部原消防局副局長兼總工程師杜蘭萍等專家和業界精英作了精彩的報告。
本次論壇活動不僅可以激發更多創新思維、促進更深層次的合作,而且對推動消防科技創新,提高消防工作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組稿/笑丁)
論壇鏈接:孫素朋副會長論壇發言內容整理(部分)
▲ 孫素朋副會長與杜蘭萍副局長、兼總工程師合影
議題一:“智慧消防”怎樣才能落地生根、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智慧消防”的使用用戶,我們可以先概括分為兩類:一類是行業監管部門,一類是企事業單位。
第一,要想落地生根,我們就得把這兩類用戶的痛點解決掉。
監管部門的痛點是“監管難度大,責任大,沒有有效的抓手,對現存的單位底數不清、情況不明,安全主體責任難壓實”。
企事業單位的痛點是“安全意識差,消防專業人員匱乏”“自主檢查、自主整改、自主評估能力差”;
所以,智慧消防的平臺應用功能一定要從客戶的剛需痛點出發,真正解決客戶的需求,能幫到客戶,讓客戶愿意,讓客戶愿意用,讓他們切切實實感受到智慧消防的便捷,同時落地項目后的服務要跟上——服務很重要。
第二,要想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那就要完善相關政策制度。
國家消防救援局從2017年就出臺了“智慧消防全面推廣”的建議, 各地、市智慧消防也摸索出了很多經驗,現在就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智慧消防建設、運維和管理標準體系,指導智慧消防的規范化發展,使政府監管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切實重視智慧消防這項工作。
議題二:智慧消防如何擺脫爛尾的命運?
第一,政策支持,明確責任擔當以及政策支持。
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明確智慧消防主要牽頭負責領導部門,比如,市消防安全委員會、市大數據局、市應急局和消防局等各行業局,每年考核主要領導在智慧消防系統方面的工作政績,強化主要領導將智慧消防工作納入年度重點任務考核,同時考核企、事業單位智慧消防系統使用情況。對未使用智慧消防或應付了事的企、事業單位納入信用系統,取消一切評優資格,倒逼企、事業單位用好智慧消防系統。
第二,重視用戶體驗,前面提到的兩類用戶體驗最為關鍵。簡化操作流程,提供直觀友好的界面設計,降低用戶學習成本,提升使用滿意度。
第三,建立用戶反饋機制。鼓勵用戶報告系統問題與提出建議,形成閉環處理機制,不斷迭代優化系統功能。
第四,建立智慧消防服務中心。各個地市應當配套一個智慧消防服務中心,這個中心可以委托第三方智慧消防公司,主要工作就是智慧消防工作的運維保障,從企事業單位的預警隱患協同解決,到提供給監管部門的報警數據統計,作為一個中樞紐站, 把兩個用戶服務好。
第五,政府每年設置專項經費保障。智慧消防系統年度維護運維費、市場推廣費,都需要列入財政專項預算,確保前端物聯網設備和系統的良好運轉。
第六,加強智慧消防宣傳。定期召開智慧消防現場會,讓單位學習智慧消防帶來的好處,并采用市場化推廣方式,強化未接入智慧消防系統的單位,都要接入智慧消防系統,通過以點帶面,讓全社會都享受智慧消防的實用與便捷。
通過以上措施,“智慧消防”系統應用可以更加穩健地推進, 從而擺脫“爛尾”的命運。
議題三:“智慧消防”如何在提升建筑消防設施性能(提高可靠性、減少誤報和誤動作)上發揮作用?
這個問題符合智慧消防系統設計的出發點,既然是智慧消防,那就是在傳統消防設施的基礎上通過技術手段,利用各種各樣的物聯網設備實時監測傳統消防設施的運轉狀態,再通過手機、電腦等方式實時查看、接收預警,實現智慧化和數字化消防管理,主要分為以 下幾點:
第一,實時監測與預警。智慧消防通過消防報警主機監測設備、電氣火災監測設備、消防水管網監測,可燃氣體監測等物聯網設備, 24小時全天候監測現場數據,企業安全管理人員不用去消防控制室等現場,打開手機就可以遠程看到單位消防設施的運轉狀態。一旦出現火災隱患,將第一時間上報系統推送報警信息,可遠程操作控制,提高了建筑消防設施性能的可靠性。
第二,安消聯動。企業原有的安防攝像頭基本實現了無死角全覆蓋監控,將現有的攝像頭與消防平臺進行綁定,實現消防探頭報警時第一時間調取現場監控畫面,值班人員通過報警信息、實時畫面和人工復核等方式最大限度減少誤報。
第三,遠程控制。智慧消防系統可以做到消防水泵、風機等進行遠程控制, 一旦確認真實火警,操作員可在手機上操作遠程起泵,減少傳統水泵設置自動啟動導致的誤操作事件的發生。自動聯動處置可以有效防止誤操作和誤報的情況,包括AI識別技術,現場畫面也可以同時傳到后臺,相關人員對現場的情況可以直觀的了解,確定是 否真實火情。
第四,智能分析與處理。利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對歷史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學習,不斷優化算法模型,準確識別真實的火災事件,有效過濾誤報信息。通過以上表述,智慧消防能夠很好的提高建筑消防設施的可靠性并減少誤報等情況。
議題四:“智慧消防”下一步應如何發展?
第一,技術融合與創新。深度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提升智慧消防系統的智能化水平。研發更加精準、高效的火災探測與預警技術,如基于深度學習的圖像識別算法,提高火災識別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第二,系統整合與標準化。推動智慧消防系統與城市消防、應急管理等系統的整合,實現數據共享和協同作戰。同時,制定和完善智慧消防系統的技術標準、數據標準和接口標準,促進平臺系統的標準化發展。
第三,應用拓展與深化。智慧消防的應用范圍從傳統的建筑消防擴展到社區消防、工業消防和森林消防等領全方位的火災防控,深化智慧消防在火災風險評估、應急指揮和災后評估等方面的應用,提高消防工作的整體效能。
第四,用戶體驗與參與度提升。優化智慧消防系統的用戶界面和操作流程,提高用戶的易用 性和滿意度。同時,加強用戶教育和培訓,提高公眾對智慧消防的認知度和參與 度,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火災防控格局。
第五,政策引導與支持。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智慧消防的發展和應用。“智慧消防”下一步發展,需要技術融合與創新、系統整合與標準化、應用拓展與深化和用戶體驗與參與度提升,以及政策引導與支持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